看完《星际特工》,很多人夸它特效好。
这真是天大的误会。《星际特工》的特效很普通,它的好,在想象力。
为什么这么说?
首先因为,特效的好坏,是由逼真度决定的。
一部电影的特效花絮,最爱讲复杂物体的处理。比如水和毛发。
这是因为,水的光影、毛发的飘动变化无常,要做得逼真,需要顶尖的技术。
我们看老电影,也会下意识地说“特效不行”。
因为,人们对特效的评判,说的就是逼真度,是技术的高低。
那《星际特工》的特效逼真吗?不!比如这个画面,不就是个3D动画片吗?
男主穿墙的效果,咋一看还以为是PS4。
变装艳舞,换衣服像刷油漆,这效果很逼真?很令人惊奇吗?
在我看来,《星际特工》的特效并不出色,与今年的其他大片无异。
可为什么大伙都夸它特效好?而不去夸《变5》?
因为《星际特工》的特效,描绘了新奇、大胆的想象力。
而《变5》的想象力并不新奇,无非是机器人缠斗、迎战巨型boss这些老梗,缺少惊喜和意外。
所以,我们不夸《变5》特效好,而夸《星际特工》。
因为在精良的特效成为大片标配的今天,能打动我们的不再是“效果”,而是这效果体现的想象力。
很久没有电影,能像《星际特工》,让我惊叹于它的想象力。
做到这一点的,上一部还是《阿凡达》。
不同的是——
《阿凡达》追求严谨,小心翼翼地构建潘多拉星球的生态,让不同物种和睦共处。
而《星际特工》追求肆无忌惮的童心。
具体表现,一是多。
片中的千星之城鱼龙混杂,200多种形态、生活各异的外星生物,提供了足够创作空间。
二是大胆的创意层出不穷:
比如,特工男女主接到任务:假扮游客,追踪一个购物城的非法交易。
可购物城在另一个空间,去不了咋办?
在一片海滩,戴上VR眼镜,就可以逛了。
买东西,用转换箱,手往里一伸,就能拿到另一个空间的货物。枪往里一伸,就能和另一个空间的人枪战。
这很有想象力。
再比如,购物城里,一个猎人追杀男主。
为了钳制男主,他用了一种特殊武器——磁力球。这种球个小、量大、还重,粘上身就动不了。
结果男主被压得无法动弹。
脱险的方式更有趣。男主取下一颗球,送给一个小孩,小孩当是玩具枪子弹,把球射到了一个对手身上,于是男主身上的所有磁力球全被吸了过去,他因此脱险。
再比如,片中有个情节,女主要回溯过去。
她怎么做的?
把一个大水母戴头上,往事就“刷刷”从她眼前闪过,但水母有毒,不能戴太久,所以,要在中毒前及时摘下来。
这简直太好玩了。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——
女主在峡谷里抓的蝴蝶,其实是峡谷上方外星人“钓鱼”用的“鱼饵”。
珍珠人袭击星际会议的武器,是一种造型奇特的“荧光棒”。
购物城里,犯罪分子的“分叉枪”,可以同时瞄准两个人。
而全片我最喜欢的设计,和电脑特效无关,是女主那顶大帽子。
这是女主被外星人抓走后,外星人给她穿的,时装又前卫。
vnsc3775威尼斯城官网,但,她去见外星国王时我们才明白,原来国王吃腻了所有美食,除了人类的脑子,而那顶帽子,其实是献上女主脑子的餐盘。
这样的设计,既有法国人的时尚味儿,又透着一股肆无忌惮的童心。
这些层出不穷的精彩设计,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世界级形象——
哆啦A梦。
《星际特工》和他一样,永不停歇地给我有趣的玩意儿,以至于剧情有缺陷,也能让人津津有味地看完。
所以《星际特工》好看,主要是想象力的功劳。
你可能说,特效好、想象力好,还不都是那个意思?有必要抠字眼吗?
绝对有必要。
分清两者的概念,才能恰当地评价一部电影。否则,《星际特工》就和漫威电影没区别了。
在我看来,漫威电影的特效比《星际特工》精美多了,但想象力却不行(《银河护卫队》除外)。
因为,想象力的本质,在于推陈出新。
百度百科解释“想象力”:
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,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能力。
一句话,给我看我没看过的。
而漫威电影中那些摧毁建筑、机器人缠斗、超能力格斗的场面,美国大片比比皆是,毫无惊喜。
或许,这些场面曾经也算有想象力,但因为太多、太泛滥,光芒就逐渐暗淡了。
在技术日趋完美的今天,特效的竞争,应该进入下半场,成为想象力的竞争。
但可惜的是,多数大片,仍懒洋洋地停留在上半场,因为停留,并不妨碍他们赚大钱。
从这个层面讲,《星际特工》虽然在北美票房扑街,但它用大胆、新奇的想象力挑战陈腐的好莱坞电影。
竭尽所能地让观众看到:比特效更重要、更有生命力的,是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。
冲这一点,就该顶。
(如果喜欢我文章,欢迎点有用支持我,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:吴耀)
© 本文版权归作者 电影老村长 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
本文由vnsc3775威尼斯城官网-威尼斯城vnsc推荐网站发布于笑话,转载请注明出处:而是因为想象力
关键词: